《寄生獸》是日本漫畫家岩明均的作品,以恐怖與科幻漫畫的手法來探討哲學與生命的中篇漫畫。漫畫中描述主角泉新一與寄生於右手的生物右(或稱MIGI、米奇)共同生存的課題。儘管漫畫中作畫與人物表情略顯粗糙與生硬,但其內容與探討議題卻是相當有程度,作者藉人物之口點出了幾個問題:人類是否是地球的毒素?環保究竟是利他還是利己?人類與野性動物的差異?寄生獸也有改編成動畫《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與電影《寄生獸 完結篇》,建議可以先從作畫精緻的動畫先看,再從漫畫確認動畫刪掉的細節。
本書涉及到大量的暴力血腥
內容索引
Toggle書訊
- 書名:寄生獸(日文:寄生獣)
- 作者:岩明均
- 單行本冊數:全10卷
-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台灣)、天下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1990~1995
動畫
- 書名: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
- 作者:岩明均
- 導演:清水健一
- 出版:2014/10/8~2015/3/25
故事大綱
某晚地球出現了許多孢子,自孢子中出現許多如蛇一般的寄生生物,會入侵生物體內游向大腦並將大腦吃掉,寄生於該生物中,並以同種生物為食。由於寄生於人體內的寄生獸出現,世界各地出現了大量的「碎屍殺人案」。主角泉新一右手遭到了寄生獸侵蝕,但卻幸運地與之共存,右生的寄生獸取名為右。主角隨後遭遇到家庭與友人因寄生獸而亡的變故,展開了與寄生獸的對抗,卻發現有部分寄生獸從本能地獵殺與生存逐漸發展出了與人類類似的情感,直至市廳之戰人類對寄生獸進行反殺,主角從最初滅絕寄生的野心,後來對其他生命生存權利的質疑與冷靜,到後來重新人類情感與不再逃避,面對死亡與最強的寄生獸終戰。
故事疑點
誰創造了寄生獸?
某個地球上的人突然想到,如果人口數目減少一半,有多少森林可以避免被燒毀呢?…
寄生獸是誰創造的?故事最開始提及了這樣的說法,這句話說明了寄生獸很可能是地球上的某個人所創造的,目的在於平衡人口的數量,但究竟是誰創造的故事至尾並尾給出解答,只有作者在後記中說到是地球某個地方誕生的。寄生獸被創造用以消滅過多的人口,有點類似生物戰的情形,在故事中,寄生獸在市政廳攻防戰之後幾乎全數消滅,並且未在其他地方再次出現碎屍殺人案事件,或可認定為針對日本的生物屠殺行動?
寄生獸無法成為長期人口平衡的天敵
寄生獸有大多數生物的特性,但是缺乏繁衍的特性。再者,從右與男性寄生生物B的對話中得知,寄生獸於宿主的控制時間是有限制的,若要轉移宿主也存在寄生失敗的風險,因此寄生獸是無法長久存在的族群,相當於即將滅絕的族群,要用以達到生態平衡是不可能的,除非創造寄生獸的人不斷生產並釋放中孢子。此外,寄生獸雖然更傾向寄生於人類,但也有寄生於狗的,難道也是要用以平衡其他生物的數量?
泉新一為何改變髮型?
我看動畫時一直無法理解,為何泉新一自櫻崎回來後突然就換了髮型?後來才從漫畫中過場得知,泉新一因為右的寄生,心理感覺右邊變得比較重,因此將髮型改成左右對稱。
田村玲子為何選擇死亡?
田村玲子(田宮良子)為保護人類嬰兒死亡,但田村玲子身為高智商與高戰鬥力的寄生獸,是絕對有辦法在保證嬰兒安原下秒殺僅持低殺傷力武器的警察的。個人猜測,是因為田村玲子已經看透了寄生獸的本質。在漫畫中,田村玲子自始至終都在追尋著「寄生獸從何而來?為何而生?往何處去?」,然而當田村玲子發現要讓寄生獸活下去,就必須融入人類社會,變成人類,與自己寄生獸本質為了吃掉人類的誕生是衝突的。既無法摻透為何而生,又無法讓人類與寄生獸達到和解,那存在也失去了意義,不如選擇相信介於人類與寄生獸之間的存在。這至終未明確摻透的哲學,確實讓淒涼的故事充滿文學美感,作者在描述的功力上確實非常不容易。
恰巧與田村玲子相反的角色則是身為人類的市長廣川剛志,他堅決肯定了寄生獸平衡人類的價值,並且成為寄生獸組織的首領,於市政廳攻防戰中未選擇以人類的身分離開,而是發表了人類才是地球的寄生獸的演說,直面死亡。
右為何突然回到泉新一身上?
在泉新一與寄生獸大魔王後藤的對峙中,右為了出奇制勝而離開泉新一身體,兩者夾攻,但失敗,最終右被後藤吸收,而泉新一踉蹌逃跑,一直讓人不解的是,在以往寄生生物對決時,一般都是直接斬殺對方,但不知為何後藤是吸收而非斬殺?只能猜測後藤是經過田村玲子改造後的身體,因此與一般寄生獸有差異吧!
而另一個疑點就是為何在泉新一復仇時,後藤斬擊到泉新一斷臂的瞬間,右能奇蹟的從斷臂恢復?這裡也是猜測,在泉新一將毒插入後藤體內後,後藤身體裡的寄生生物產生本能性的反抗,後藤的大腦因此難以控制身體裡其他的寄生生物,而被吸收的右重新獲得了脫離的可能性,當後藤與泉新一碰觸的瞬間,殘留在斷臂上右的細胞將獲得脫離可能性的右透過神經召回泉新一的身體。漫畫中的接觸瞬間的電流應該就是神經傳送電子訊號的誇大化概念。
心得與觀點
寄生獸是地球的中和劑?
人類是地球的毒素,所以需要中和劑,以人類為食的寄生獸是人類的天敵,目的在於減少人類的數量?個人認為,地球從來都未因人類而受損,受傷的是「人類所認為的世界」。地球自誕生以來經隕石撞擊、氣候變遷、多次生物大滅絕,人類不論再怎麼破壞環境,毀滅的從來不是地球,而是生命與生態系,人類以人類之姿驕傲地認為地球會因人類而毀滅,擔心的不過是人類自身的滅絕而提出了看似英雄主義的設身處地的言論,但這不過源於害怕自食惡果的恐懼,地球沒有情緒也沒有生命,我們認為地球的情感交織,只不過是自己的情感投射。
英雄主義只不過源於自私的基因
漫畫主角泉新一的情感轉折是非常值得細品的,其刻劃展現了心理學中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拉扯,相當細膩,其階段如此:遇見右、母親之死、加奈之死、寄生獸田宮之死與寄託、市廳之戰、後藤之戰,以及最後的殺人犯之案。
- 遇見右:最初主角遇到右的時候想要為人類而戰殺死其他寄生獸,此為弱小的戰力但卻擁有強大的英雄主義,願以自己生命為人類拚搏的利他行為,這是超我的展現,對身為寄生獸的右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但這裡右卻沒有參透利他行為是否更有助於基因的傳承,因為寄生獸無法繁衍,所以自然無需考慮讓同族繼續存在的問題。
- 母親之死:在主角母親之死而導致自身險些身亡後,主角開始出現了過度冷靜的情感,逐漸浮現了生命本質的本我與自我。
- 加奈之死:加奈之死引發了主角更加強烈的渺小與無力感,人類的生命何其脆弱,是否應該要再次為人類而戰,但自己卻有心無力,這裡展現了本我與超我的交戰。
- 寄生獸田宮之死與寄託:在寄生獸田村玲子(田宮良子)為了人類嬰兒而死,並將希望寄託在介於人類與寄生獸之間的主角後,重新喚醒了主角超我的心理,人類的情感是否就是其珍貴的特質?連寄生獸都開始懂得感情,身為人類的自己竟然一度忘記了這樣的特殊。在主角流淚之後,從過度冷靜的生物再度重生成為「人類」。
- 市廳之戰:市廳之戰是人類以自身高超科技對天敵寄生獸反向展開屠殺,主角欲重新展現其為人類而戰的心理,但在右的提醒下選擇了居中的自我,在雙方強大的火力與不計其數的死亡面前,英雄主義一度沉默,直至決意面對寄生獸後藤的對戰,將英雄主義重新燃起。
- 後藤之戰:在後藤之戰中,主角才發現,人一旦面臨生死之際,才會發現求生存的本性,但這樣的本我在遭遇右的訣別與其他獵人因此而後藤而死後再度被壓抑,決心不再逃避是一種對自己超我的實現與對因自我而死亡的他人一種心理上的救贖。直至後藤之敗,右詢問了主角是否要殺了後藤,而再度引發主角超我與本我的拉鋸戰,「生命都應該有其生存的權利,但我只是一個渺小的人類,因此選擇保護自己的家庭……」,這就是主角給出的答案,此時主角已能看到人類利他主義不過就是源於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但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偉大,因此遵循了基因給出的答案。
- 殺人犯之案:在尾章,大部分寄生獸已死,而殘存的寄生獸也不再明目張膽的食人,而是發展出了共存的機制,此時殺人犯出現,拷問主角人性與寄生獸本質上並無區別,寄生獸並不需要存在,因為人類本身就是人類的中和劑。
一系列主角情感的轉變不斷在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拉扯,最初的泉新一就是超我的代表,而右則是本我的展現,兩者在戰鬥與談論中不斷相互影響,最終主角看清了人性很偉大,但在自私的基因與其他生命的犧牲的抉擇中,依然遵循了前者。人類以身為既得利益者之姿,提倡環保之名,不過是補償的心理作用,在其他生物的生存權與人類生命的延續相比,利他主義本質上還是為了自己族群延續的利己行為,英雄主義並沒有那麼神聖但也不齷齪,因為主角發現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渺小的存在。正如泉新一在與後藤戰鬥失敗後逃跑遇到的老奶奶說的一樣:
只要能生存就好啊,逃走有什麼不對?就算只是為了個人生存而逃亡,也一點都不可恥喔!
同理,直面人性的脆弱並發現理想的英雄主義可能很不堪,這也沒有什麼好值得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本來就是真實的生物本能。值得一提的是,右在經歷了後藤之戰後,卻反而逐漸產生出了人類的情感,從最初只寶貝自己生命,到後來甚至願意為主角而死,這是相當有趣的反差。
人類本身就是人類的中和劑
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猜想,這理論對於宇宙其他生命產生進行假設,以及為何地球是銀河系中相對年輕的星球,但人類卻尚未發現同星系中其他文明的痕跡。在假說中有一大過濾器理論(Great Filter),該理論探討是否文明到達一高度便會走向毀滅,而毀滅的原因就是演化的過濾網,篩選機制可能源自於同文明的競爭或是被更高階文明消滅1。若以人類視角而言,同文明的競爭亦即人類文明的的過濾網就是人類本身所造成,例如仇恨戰爭、環境破壞、資源爭奪、科技武器、科技病毒、失控的人工智慧或其他可能,因此人類過剩是否需要中和劑,似乎就不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因為文明的產生就註定了文明的滅亡,人類終會成為人類本身的中和劑,甚至毀滅原因。《寄生獸》作者在漫畫尾章利用殺人犯做為縮影,其殺害行動與對主角泉新一的質問似乎就在暗示這個觀點,也把多元的觀點從利他的環保主義再一次的提升。
結語
初讀《寄生獸》是震撼也是心靈拷問,人性何其渺小,卻也同時偉大。在故事中不斷提及了環保的意義?環保主義的「心理」意義?生物的利他行為?寄生獸存在是否有其價值?人類與其他生命存在的價值?以及最後殺人犯的行為即是人類本身就是人類的天敵。我們渴望與其他生命共存,卻無可避免的資源競爭與掠殺。此作可貴之處在於,觀點一體兩面,每段故事與觀點爭辯,作者都未點明唯一的答案,而是更多開放式的質疑,讓讀者在固有的普世價值觀中不斷地嘗試換位思考,是否殺死寄生獸?抑或是犧牲其他生物的生存權來保留人類自己基因的延續?看似絕對的答案,最終不論怎麼決定,淒美的悲劇與英雄主義都是並存且無可迴避的,就像寄生獸如此強大,卻也只能依賴人類的軀體而活。我們無須神聖化人類的利他行為,但也不必愧咎於自私的基因,而是要能謙卑的面對其他生命並珍惜自己所有,因為人類何其渺小,卻也因此偉大。
後記
推薦他人心得
翻閱大量網路上對於《寄生獸》的閱讀心得,一篇來自知乎用戶「rorrErD」的回應是我看過最切中我心的。
閱讀心得與筆記
分類 | 書籍 |
自然科學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2021).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2014) |
商業理財 | 我們為何工作(2015).每天最重要的兩小時(2015).一不小心就賣光光(2015).設計的心理學(2014).我搬走了你的乳酪(2012).誰搬走了我的乳酪(2011) |
文學小說 | 魯冰花(2004).亞細亞的孤兒(1993) |
漫畫 | 寄生獸(1990-1995) |
[編輯表格] |
毒素進入後藤身體後,被強制沈睡的其他寄生生物甦醒並試圖逃離;右也是其中之一。
偶然的是斬向新一的第二把刀刃是右的細胞….在即將接觸之時右對新一身體內的30%的寄生細胞下達回歸本體的暗號(作品中右的自身實驗),聯繫上後就順勢脫離後藤
感謝解析。當初在看的時候覺得劇情有點突然,對於小右的解釋也有點不太懂,畢竟是原本沒有的設定,感覺突然多了這樣勝利的結局有些錯愕,有點強行讓最終魔王退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