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溫泉博物館是捷運新北投站附近的一個保存日治溫泉文化的博物館,與附近的地熱谷、梅庭成為北投溫泉季的主題行程。最近修習了通識課程有講到洗澡的文化,尤其是日本人對台灣人洗澡文化的影響很大,從前台灣的閩南人洗衣服洗得比洗澡勤快,所以有很嚴重的衛生問題,於是後來日治時期日本人就引進了澡堂。對於北投溫泉溫泉文化也是如此,由於北投特殊的溫泉資源,所以成為日治時期台灣的溫泉鄉之一,引進了旅館制度、藝妓、那卡西(走唱者),成為了飲酒作樂的歡愉之地。至今北投依然有著名的溫泉可享受,而北投溫泉博物館則成為三級古蹟,我們可以在裡頭一窺溫泉洗浴文化的今昔。
資訊整理
景點資訊
- 景點:北投溫泉博物館
-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二號
- 時間:
- 星期二-日:09:00-17:00
- 星期一:休息
- 收費:免費
- 聯絡:官網、電話(02-28939981)
- 資訊以官方公告為主。文章為主觀感受,僅供參考!
交通規劃
- 捷運
新北投站
- 公車
- 129、216 區間、218、218 區間、218直、223、230、承德幹線、602、小6、小7、小9、小22、小25、小26、市民小巴2、內科通勤專車16、南軟通勤專車北投線→
新北投
、北投公園
下車
- 129、216 區間、218、218 區間、218直、223、230、承德幹線、602、小6、小7、小9、小22、小25、小26、市民小巴2、內科通勤專車16、南軟通勤專車北投線→
遊記
仿英式的建築
北投溫泉博物館是現今三級古蹟,仿英式的建築吸十分吸引人,其一樓為泡湯的地方,二樓則有休息區和娛樂室,在博物館後方則有露天表演台。 當天來參觀的時候恰好有櫻花開放,和磚紅色的建築相應蠻好看的。
進入館內有許多事項要注意,門口告示都寫得很清楚,而開放時間是非國定假日的星期二至星期五早上9:00到17:00,不收費,可拍照,但不能用三角架。最後入場時間為16:45。
這張圖很清楚地畫出新北投捷運站附近的許多博物館,而且都很鄰近,所以直接搭捷運過來一次走遍是很不錯的規劃,包括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公園、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北投兒童公園、北投溫泉博物館、梅庭。另外簡章上還有北投公民會館、北投溫泉、地熱谷。這些我通通都有走過,我會在部落格介紹的則是北投公園、北投溫泉博物館、梅庭、地熱谷,達格蘭文化館也很不錯,只是不能拍照所以不能介紹。
榻榻米娛樂區
好似入口處在二樓,所以就先參觀當時的休息區和娛樂區。
鋪滿了榻榻米的休息室,是洗澡泡湯後休憩吃飯的地方。大廳旁還有望樓,可以眺望欣賞整個北投谷地。
多媒體展示區
在二樓現今已規劃成多媒體展示區和台語片的好萊塢展示區,我想這裡當時應該是娛樂區吧。台語片的好萊塢展示區這邊有放著民國40、50年代的北投相關台語片,當時北投優美的人文與自然景色(溫泉、瀑布、硫磺景觀、溫泉、綠林)吸引許多電影公司來拍攝、住宿,是當時的盛況,不過我比較好奇為什麼電影的字幕是反過來的?
大浴池和小浴池
館內參觀方向有固定,沿著樓梯走下一樓,可以看看當時的浴池。館方的介紹牌上有寫,當時有大浴池和小浴池,大浴池主要是服務男賓,小浴池則給女賓,並說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之一。照片中的這個就是服務女賓的小浴池。
但我對「以浴池大小發現男尊女卑」這點持有懷疑的態度,畢竟文章中自己也說了,女賓獨來泡當的風氣並不盛行,既然客人不多,浴池比較小也很合常理啊!所以要寫成以浴池大小來看待是否男尊女卑,還必須要做更多的背景說明,例如先簡單交代為何不常見女性單獨泡澡是受到哪些父權社會觀念的影響。
這就是硫磺結晶。大屯火山所造成的地熱加熱了地下水,形成溫泉與水氣的噴出,若含有硫磺則稱為「硫氣孔」,遇冷結晶出硫磺。
- (左上)北投溫泉帶酸,所以為了防腐蝕,早期採用竹管或木管輸水,後來改為陶管,現今則用塑膠管代替
- (右上)日式平瓦
- (左下)日式磚瓦,其花紋有鎮邪的象徵
- (右下)木欄杆柱頭
北投溫泉博物館附近的小型立體地圖,地熱谷是值得去看看的地方,從溫泉博物館走過去大約5~10分鐘可到吧,蠻近的。
早期台灣人洗澡的習慣
這一區就有寫到台灣人洗澡的習慣:早期台灣人(閩南人)受到漢化影響比較深,所以對於裸露身體非常保守(儒家思想),常常只在家中最隱密的灶腳洗(擦)臉、手、腳(與他人接觸可以看到的部位以維持體面),所以在早期的許多外國人或日本人接觸的書信記載中,常常都會寫到台灣人身上有極臭的體味。所以我記得通識課老師上課有說,日本人對身體裸露比較開放,澡堂通常是男女混浴,直到後來被西方國家視為蠻人行為,明治天皇才改成現今最常見的男女分浴。不過至今日本某些比較鄉下的地方還是會男女混浴的。但他們至今還是比較不接受穿著泳衣泳褲泡溫泉的。
一樓的走廊。另外這裡也有說明到,對於日本來說,澡堂是一個交誼的場所,大家坦誠相見便地位平等,因此常常可在澡堂聽到菜市場與宮廷內的八卦。但對台灣來說就並非如此,因為儒家思想的關係,洗澡需要分輩分,因而父子、君臣不同浴。
上方窗戶的彩繪玻璃,現在的是複製品。
在走廊上還可以看到以前浴場的窗口,在日治時期可以作為檢查狀況和傳遞毛巾衣物的窗口;民眾服務社時期則當作浴場收票口;而現在則已經封閉。
這區有介紹關於北投火山運動及其礦石,相信地科老師看到一定會十分開心,他最喜歡看這些石頭了。北投石是北投的驕傲,其成分是硫酸鉛(BaSO4)和硫酸鋇(PbSO)的晶石,但最重要的特色在於,他有含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鐳(Ra),就這點讓這裡的礦石以北投地名為名,並躍上國際舞台。
說完地科後,再來就是歷史區,這區基本上要寫的話可能都可以寫成論文了,請容許我跳過啊啊啊!裡面的人名和一堆年代我看到很無感(以前歷史課最討厭背一堆年代了)。
結語
北投溫泉是極其重要的文化資產,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還代表著一段日治時期對台灣洗浴文化重要的影響之一。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成立十分的了不起,根據維基百科的寫法,這個博物館幾乎是由當地居民所爭取打造的,連裡面的服務人員都是不支薪的當地志工,真的讓我十分尊敬他們的付出與愛護這個重要的文化資產。
在新北投捷運站附近有許多景點,其中推薦幾個:北投公園及旁邊的圖書館、凱達格蘭文化館、梅庭、地熱谷,這些景點除了凱達格蘭文化館不能拍照比較難寫文之外,我希望接下來能寫其他鄰近景點的文章,這些地方都十分有特色。如果想泡湯的話,在博物館與梅庭中間好像有北投溫泉可享受,全票40、半票20而已,十分便宜,因應台灣人還是比較害羞的文化下,是著泳裝的溫泉,這裡的溫泉同樣是鐳溫泉,簡介上說,長期浸浴可以對一些肩痛、腰痛、膝痛、關節炎、膽固醇……有不錯的療效。
相關文章
【遊記.台北】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R
路線 | 站別 | 景點 | ||
---|---|---|---|---|
淡水線 | R28淡水站 |
|
||
R27紅樹林站 | ||||
R26竹圍 | 淡水河岸自行車道 | |||
R25關渡 | 關渡自然公園.知行公園.關渡大橋.琉園水晶博物館.淡水河岸自行車道 | |||
R23復興崗 | 桃源原生植物公園 | |||
R22北投 | 臺北市北投親子館.北投市場 | |||
R22A新北投 | 七星公園.七虎公園.北投公園(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圖書館.北投公園露天溫泉).梅庭.北投兒童樂園.地熱谷.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文物館 | |||
R19石牌 | ||||
R16士林 | 士林官邸.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士林紙廠.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雙溪河濱公園.士林神農宮.園藝展覽館.士林夜市 | |||
R15劍潭 | 劍潭山親山步道 | |||
R14圓山 | 花博公園(圓山園區.美術園區.新生園區).圓山文化遺跡.林安泰古厝.臺北故事館.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孔廟.大龍峒保安宮.大龍街夜市 | |||
R12雙連 | 台北市文昌宮.寧夏夜市.台北城古城牆遺跡.蔣渭水紀念公園 | |||
R11/G14中山 | 中山地下街.中山站線型公園 | |||
R10/BL12台北車站 | 臺北地下街.中山地下街.站前地下街.國父史蹟紀念館.北門..郵政博物館.撫臺街洋樓 | |||
R09台大醫院 |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國立臺灣博物館.總統府 | |||
R08/G10中正紀念堂 | 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國家音樂廳.國家兩廳院.梅花.櫻花).郵政博物館.南門市場.南門(麗正門) | |||
信義線 | R07/O06東門 | 台北監獄圍牆遺蹟 | ||
R06大安森林公園 | 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兒童遊戲區.生態池.小生態池螢火蟲).建國假日花市 | |||
R04信義安和 | 通化夜市 | |||
R03台北101/世貿 |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101.台北探索館 | |||
R02象山 | 香堤大道廣場.象山公園.象山親山步道 | |||
R01廣慈/奉天宮 | 興建中... 奉天宮.虎山親山步道.四獸山風景區 |
|||
🔎台北捷運周邊景點:BR文湖線.R淡水信義線.G松山新店線.O中和新蘆線.BL板南線 |
附錄
攝影資訊
- 時間:2015年4月
- 器材:
- Canon EOS 600D
- Canon EF-S 18-55mm f/3.5 -5.6 IS II
留言